欢迎光临,信息哲学与自由软件网站!

[返回主页]


农村信息化是四川农村发展的出路

--四川农户信息需求现状的调查及展望

张迎宪(四川省统计局)

一场以信息革命为标志的新生产力解放正在推动全球经济的发展。信息革命以卫星电视、远程通讯、实时数据处理、全球一体的电脑网络等高科技手段为基础,一方面使人们的传统生产资源、能力得到最佳配置,另一方面又使得大量的人员从传统产业中解放出来,从事崭新的工作。同时,由于信息革命的到来,对人的知识水平要求也进一步提高,从而又促进人们整体智慧的发展。

尽管我省目前仍是一个农业大省,有80%以上的人口在农村从事传统农业,但信息革命的浪潮也照样冲击着这一片绿色大地,使得人们的传统观念、对周围社会的认识发生深刻变化。因此,研究当前四川农户的信息需求现状,当前信息革命对四川农民的影响,展望和预见四川农村在信息革命影响下的未来,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长远意义。为此我们组织完成了四川全省范围内十个抽样调查县,每个县50个抽样户的500户农户信息需求问卷调查。 

调查户基本状况

本次调查在我省的双流、涪城、眉山、渠县、乐至、南部、富顺、合江、荥经和仁和十个县(市、区)的抽样调查户中进行,每个县共调查农户50户,获得500份问卷。从问卷情况看,有406户为一般农户,占81.2%59户为乡村干部户,占11.8%18户为个体工商户,占3.6%,还有17户为其它类型,占3.4%。从这一结果看,本次调查的实际对象主要为一般农户。

根据问卷统计,在这500户农户家庭中,三口之家有189户,四口之家有149户,五口之家有77户,三口以下家庭有46户,五口以上家庭有39户。在这里三口或四口家庭最为普遍,农户户均人口3.77人。被调查农户人均年纯收入1823.55元,最富裕户达到4500元,最贫困户仅900元。

在访问中了解到,家庭户主的平均年龄为44岁,最高年龄72岁,最小年龄为25岁。家庭户主具有初中文化程度的有263人,具有小学文化程度的有177人,具有高中或中专文化程度的44人,不识字或识字很少的16人。这说明当前农村具有初中文化的人数最多,但也有相当一部分人仅有小学文化,而高中或中专文化的人比较稀少。农村的文化教育水平一般为初中或小学。

被调查农户中,有412户主要从事农业,有11户从事牧业和渔业,有14户从事工业,13户从事建筑业,9户从事交通运输业,21户从事批零贸易和餐饮业,5户从事社会服务业,15户从事其它行业。在这里绝大多数农户是从事农业的。 

被调查农户信息设施拥有现状

在被调查农户中,有469户拥有电视,没有的只有31户。在拥有电视的农户中,还有198户安装有有线电视。农户每天平均看电视时间为3.14小时。有167户农户有收音机,在这些有收音机的农户中,平均每天收听2小时广播。没有收音机的农户也有个别注意收听广播的。订阅报刊杂志的有82户农户,仅占到被调查农户的16.4%。在本次调查中,有60户农户安装电话,占到被调查农户的12%。在这些电话中,全国直拨的有41部,本地直拨的有3部,此外还有五户农户拥有手机。在这些拥有电话的农户中,每天平均使用电话3次,通话时间9分,每月平均话费57元。除此以外,农村公话形式的电话也开始普及,许多没有安装电话的农户,同样有电话费支出。特别是近年来乡村传呼台如雨后春笋般出现,相当一部分青年农民配置传呼机,呼打传呼和回应传呼时普遍使用公话。

 全部500户农户平均每户在信息方面的费用支出是91元,其中有线电视平均年交费26元,报刊杂志年订阅费18元,电话费年支出平均每户仅7元。91元的信息费支出占到这次被调查农户人均年收入1823.55元的4.99%。这一比例是不高的。

调查结果表明,目前在我省农村农户中已经初步建成基于电子信息设备电视、广播、电话、传呼设备为主,其它传统传媒如报刊杂志为辅的的单向和双向信息硬件网,农户依靠这一网络,可以即时接收到大量信息,由于目前农户的电话普及率还只有12%,传呼机和手机的普及率更低,以因特网为特征的电脑网络则是空白,所以农户即时发送交流信息的能力受到限制,整个信息硬件设施的单向特征明显,在这样的信息网之中,信息流上情下达有余,下情上达不足。 

农户当前的信息需求状况

在本次调查中,还安排了大量意向性信息需求调查问题。要求农户回答,农户出于自身生产、经营、生活的需要,对当前的信息内容和信息硬件设施建设问题,提出了许多批评和建议。

从以上所述信息设施中每天都发送着大量信息,包括国家政策、国内外时事、农副产品和农资市场行情、其它商品市场行情、劳务市场用工招聘、农业科技、气象、民主与法制、文化娱乐、体育、财经证券、广告、其它信息等等。本次调查中看到,500户农户在这些信息类别中,有160户回答最关心的是农副产品和农资市场行情,占32.8%,有119户回答最关心农业科技,占23.8%,有116户最关心国家政策,占23.2%。由此可见,农户最关心的是和他们的生产和经济收入最相关的问题。除此之外,有22户农户最关心劳务市场用工招聘信息,21户农户最关心国内外时事,18户农户最关心其它商品市场行情,15户农户最关心气象信息。其余有11户最关心其它信息,9户最关心文化娱乐、7户最关心民主与法制,2户最关心体育。这样的回答结果一方面反映了农户当前的现实信息需求,另一方面也折射出当前农村社会结构和精神生活的单调性。

就目前的农村状况而言,最实用的信息当然是和农民的生产和经济收入息息相关的信息。从上面农户最关心的信息答案就可以看出来。在问卷中有一对最实用信息的设问,农户的答案为:188户回答为农业科技,同样188户回答为农副产品和农资市场行情,还有58户回答为国家政策,15户回答为其它商品市场行情,13户回答为劳务市场用工招聘,13户农户回答为气象,9户回答为民主与法制,9户回答为其它信息。

农户认为最实用的信息来源主要是从电视获得,其次是本地市场,再其次是本地农技部门和当地干部。在调查中,回答最实用信息从电视获得的有263户,从本地市场获得的有96户,从本地农技部门获得的有38户,从干部传达中获得的有35户,从报刊杂志获得的有26户,从广播电台获得的有20户,亲友口头传播的有17户,从外地市场获得的有2户,其它渠道有3户。电视已成为农户获得信息的主渠道,农村已经进入电视时代。

无论是何种信息媒介,农户从自身的需要出发,对信息内容的要求有五个共同的侧重。第一个侧重就是农户要求加强农业科技方面的信息,在这一方面农户要求电视加强信息的有163户,广播电台加强的有160户,报刊杂志加强的有180户。与之相当的第二个侧重是要求加强农副产品及农资市场行情方面的信息,在这一方面农户要求电视加强信息的有168户,广播电台加强的有166户,报刊杂志加强的有165户。第三个侧重是要求加强国家政策方面的信息,在这一方面农户要求电视加强信息的占80户,广播电台有72户,报刊杂志有73户。第四个侧重是要求加强民主与法制方面的信息,在这一方面农户要求电视加强信息的占21户,广播电台有25户,报刊杂志有21户。第五个侧重是要求加强劳务市场用工招聘方面的信息,在这一方面农户要求电视加强信息的占23户,广播电台有17户,报刊杂志有18户。这五个方面的信息需求侧重充分反映了农民的现实经济与社会生活方面的主要诉求。 

农户对现实信息状况的反映

在这此调查中,在问卷中专门提请农户针对目前信息的现状,对政府和电信、邮政、电视、电影、广播和报刊杂志等信息部门提出具体书面建议。结果共回收到有书面建议的答卷303份。在这些答卷中,许多农户针对本地的现实问题提出了很好的建议和批评。这些建议和批评集中在信息内容、信息基础设施、信息服务和信息费用等方面。

在信息内容方面,农户普遍要求电视、广播和报纸增加农村政策、农业科技及农副产品市场信息方面的详细报道,增加国家政策的透明度,特别是农税和提留方面的政策信息,反对虚假广告。在这里,农民针对当前最为突出的粮食收购问题、外出务工问题、提出了许多建议。富顺县农民强烈要求“政府对压级压价者加大处理力度,电视台对压级压价者给予曝光。让受害农民满意。”一些安装了有线电视的农户,所反映的突出问题是转播台少,港台打斗片多,农业科技、农业政策和市场信息几乎是空白。还反映四川台的金土地栏目时间太短,应延长时间。农户还积极建议电视专门为农民开设频道,开设特别经济栏目,播出市场行情,供求信息,用工招聘信息和各种农副产品和农业生产资料的销售预测情况。

在信息基础设施方面,没有安装有线电视和电话的农民普遍要求安装有线电视和电话,特别是一些边远地区的农户,反映:“电视信号弱,广播听不到,报刊杂志少,电话看不到,”从而饱受信息闭塞之苦,他们更强烈地要求有线电视进村,广播进村,报刊杂志进村,电话进村。乐至县农民艾富志写道:“如果我们这沟里能装一部电话,能打上电话就好了,但那年装得起来哟。”还有农户专门反映电线杆基脚问题,认为是影响电话和有线电视进村的难点。报刊杂志在农村的问题一是不及时,二是不能送到户,常常拿不到。乐至县农民艾永坤反映:“农村订报容易收报难,有时报纸拿不到,或很长时间一次拿,已经不是新闻了,应该改进报纸投递工作。”乐至县农民丁念有要求邮政把农民订报直接送到家,不要让农民自己到乡上去取。富顺农民晏思源提出了邮政服务员服务到村,每村设一个传达员的具体建议。在许多地区,报刊杂志以村组公费订阅,但普通农民很难看到,因此农民普遍要求村组干部不要把公费订阅的报刊放在自己家中,而是用来建立报刊栏,并加强日常管理,上级部门对此应加强监管,让农民都能看到报刊,了解信息。对邮政硬行存款的问题,村电管理的问题,农民反映也较强烈。此外,对电影下乡的问题农民也反映较大。富顺农民王德彬写道:“我感觉农村的文化宣传实在太少,应该发展电影,多做一些送科技下乡,搞搞政策宣传,多放些具有政治性、历史性、娱乐性的健康电影。”富顺农民韦从林还积极建议恢复有线广播。

在信息基础设施投资收费和日常费用方面,农户普遍反映费用过高,建议政府予以补助。一是各信息部门努力把成本降下来,二是各方都承担一点。 

农户对信息支出的现有承受力

在本次调查中,500户农户每年在信息方面的支出平均为91元,其中有线电视交费26元,报刊杂志订阅费为18元,电话费7元。而这500户农户家庭人均年纯收入为1823.55元,信息费用仅占其5%。这样低的信息费用支出,被调查农户自身的总体感觉是偏低的,这从调查数据可以证明。在问卷中有69户认为家庭信息费用支出太低,有147户认为低,有137户认为合适,认为高的有69户,认为太高的只有32户。这一比例也说明目前农户有着强烈的信息需求,并且愿意为此付出适当的经济代价。在调查中,500户农户就有465户愿意为信息的及时、准确、全面改善增加信息费用的支出。共有379户农户愿意增加信息费用支出的平均比例为家庭收入的一成,还有102户农户愿意增加到家庭收入的二成以上。按本次调查的农户户均人口3.77人,人均年平纯收入1823.55元计算,每户信息费用达家庭年收入一成的标准为687元,实际支出仅为91元。这里可以看到农户信息需求所蕴藏的巨大市场潜力。

当前农村已经进入电视时代,并且在本次调查中发现有线电视的普及率已达到39.6%,但还没有安装有线电视的农户还是最迫切要求安装有线电视,在调查中有192户农户回答如果增加信息费用支出,将首先安装有线电视。在本次调查中发现,农村目前的电话普及率达到12%。有192户农户回答如果增加信息费用支出,将首先安装电话。还有130户农户回答如果增加信息费用支出,将首先增订报刊。此外,有8户农户回答如果增加信息费用支出,将首先购置电脑上因特网。 

对我省农村信息需求现状的评价及将来展望

从本次调查结果可以看到,四川农村现在已经进入电视化时代,同时电话和传呼机也开始普及,即将迎来电话时代,而随着有线电视和电话的普及,在不远的将来必然会迎来电脑的普及,从而跨入网络时代。信息革命将首先作用于传统产业的改造,然后会产生新的方法、新的技术和新的社会结构。从目前农户最关心和最紧迫的问题看,首先是要求安装有线电视,其次是要求安装电话,再次是增订报刊杂志。

就目前而言,农户的最重要信息设施就是电视,所以他们普遍要求电视中增加更多更实际的农业科技节目,增加更可靠,更快捷的农产品市场和农资市场行情,能够从电视上看到更多更具体的国家政策。随着我国法制的完善,民主制度的普及,农户的民主意识高涨,他们更多地依赖法律进行自我保护,捍卫自己的合法权益,所以他们普遍要求能从电视上看到更多的有关民主与法制的节目,了解更多的法律知识。

除电视以外,农户从传统的广播、报刊、杂志中也得到大量的信息,因此他们也要求这些传统的媒体加强农业科技、农副产品和农资市场方面的信息。特别是报刊杂志,由于它所固有的白底黑字,有据可查的特性,仍然大受农民欢迎。因此相当多的农户愿意在这类媒体改进信息质量后增订。农民特别要求报刊杂志加强农业科技方面的信息。

此外,在本次调查中还发现,目前农村许多地区传呼机开始普及,许多青年农民喜欢佩戴传呼机,这样既方便了生产,也方便了生活。因此,许多家中没有安装电话的农民,一年也有相当数目的电话费支出。这笔电话费用通常是拨打农村的“公话”呼叫或回应传呼的。被调查农村农户目前的电话普及率已达到12%,要求安装电话的农户数量仅次于要求安装有线电视的农户数量。在调查中还有5户稍微富裕一些的农户已购置了移动电话。这样,随着电话、传呼和移动电话在农村的落户,一个由电视、有线电视、电话、传呼机和移动电话所组成的双向信息交流网络正在形成之中。今天的农民已经不处于往日那种“山高皇帝远”的状态,而是已经具备了“秀才不出门,全知天下事”的外部信息环境。在这种环境下,不但能够做到全知天下事,通过信息的快速多向交流,还能做到做遍天下事。

二十年前,美国未来学家奈比斯特在《大趋势》一书中曾经描述道:世界历史迄今为止可以分为农业革命、工业革命、信息革命这三个阶段。信息革命在工业国家的首要任务是改造传统产业,如工业、农业等等,使之工业信息化,农业信息化。随之而来的是人类进入信息时代后,将创造出许多更新的技术和更新的产业,在这些产业中可以容纳更多的劳动力。这一描述在今天已经成为现实展现在人们的面前,新的技术代表就是因特网,而新的信息产业除了电脑硬件生产、软件开发外,又有了能容纳大量劳动力的电子远程教育、电子商务等等内容。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是一个农业大国,而四川又是一个农业大省。我们的信息革命道路不可能是重复西方发达国家的老路,既首先用信息技术改造传统的工业和农业,然后创造出新的产业。事实上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随着进入WTO的时限日益逼近,我们只有两步并做一步走,跨越式发展,既通过信息革命改造传统产业,同时通过信息革命带动产业的跨越式升级,跨越第二产业,直接创造新的第三产业来容纳大量富裕出来的劳动力。这一思路通过这次调查也初步的到支持。

农户在调查中愿意购置有线电视,愿意安装电话,愿意增订报刊杂志,甚至愿意购置电脑上网,但又普遍反映有线电视安装难、电话安装难,报刊杂志不及时的问题。解决这些问题的过程,其实也就是给从事信息软硬件生产的企业提供市场机遇的过程。科技下乡、卫生下乡、教育下乡、企业也需要下乡。对于企业而言,农村确实是一片广阔的天地,巨大的市场。

信息革命在农村的作用有两个方面,一个方面是最现实的,就是通过信息手段的增强来解决农民农业生产经营信息渠道不畅,种养难、储备难、买卖难的问题。另一方面是潜移默化的,就是由于信息环境的改善,已经使得相当一部分地区的农民实际上处于和现在的大城市几乎完全相同的信息环境之中,从而在这一方面,乡下人和城里人有了平起平坐的地位,这就给我们最终解决我国长期存在的城乡二元社会结构问题奠定了一个基础。在后一过程之中,实际上是促进农村本乡本土的产业分化,使得更多的人不依赖农业为生,直接越过第二产业,转向以信息业为主的第三产业。这一过程是比前一过程更加伟大的社会改造过程。

目前农户实际上处于与政府一元对话局面,这种局面也将随着农村社会的信息化而改变,农户将转向和政府、消费者、企业之间的多元对话,更加直接地面对市场,缩短了市场与农户之间的距离。这样,更多的信息组织和信息机构将会出现,这些组织和机构同时伴随着农民的传统观念转变而发展,促进农民向其它产业的转移。而现在与农民一元化对话的各级政府有责任从现在抓起,促进这一转变,可以采取诸如教育、立法、政策和财政支持这些实际手段来推动、保护和促进农村信息化的步伐。具体而言,就是各级政府有责任从教育、政策 、立法和投资这四个方面推动农村信息化。 

教育对农村信息化的推动

在本次调查中,对户主的文化程度做了调查,中专及高中有44户,初中文化有263户,小学及以下有193户。如果用信息费支出作为一个信息化基本指标,通过按户主的文化程度分组的信息费支出统计表(表一)可以看到,户主文化程度越高的农户,信息费用支出越大。   

 表一、农户按户主文化程度分组的年均信息支出费

文化程度

户数

年均信息支出费(元)

中专及高中

 44

    124.77

初中

263

    105.51

小学及以下

193

     62.51

  户主文化程度最高为高中及中专的信息费支出是小学及以下的两倍。此外,农户平均每天看电视时间、平均每天收听广播时间、平均每天使用电话次数和平均每天电话通话时间都随文化程度的高低而变化。户主为高中及中专文化的44户农户,平均每天看电视时间为3.18小时,户主为初中文化的263户农户,平均每天看电视时间为3.33小时,户主为小学及以下文化程度的193户农户,平均每天看电视时间为2.87小时。户主为高中及中专文化的44户农户,平均每天看收听广播时间为1.09小时,户主为初中文化的263户农户,平均每天收听广播时间为0.63小时,户主为小学及以下文化程度的193户农户,平均每天看收听广播时间为0.66小时。户主为高中及中专文化的44户农户,平均每天看打电话次数为0.43次,平均每天通话时间为1.59分,户主为初中文化的263户农户,平均每天打电话次数为0.42次,平均每天通话时间为1.29分,户主为小学及以下文化程度的193户农户,平均每天打电话次数为0.22次,平均每天通话时间为0.69分。由这些数据可见这样一个规律:文化程度的高低标志着信息接受能力的高低。没有足够高的文化水平,不可能关心信息,热情地接受信息,正确地分析信息,有效地利用信息。农村信息化的基础除了信息基础设施外,人的受教育程度同样是信息基础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依靠教育的普及和教育水平的提高来普遍提高农户文化知识水平也是农村信息化的关键。 

政策和立法对农村信息化的推动

信息革命正在深刻地影响着农业和农村的发展。农业信息化和农村信息化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根据梅方权教授的论述,农业信息化是农业现代化完成后的更高阶段,中国农业发展可能出现的大趋势是:从农业现代化走向农业信息化;从现代农业走向信息农业。信息农业的基本特征可以概括为:农业基础设施装备信息化;农业技术操作全面自动化;农业经营管理信息网络化。显然,信息农业是高效率高产出,用人更少的高科技产业。至少在信息农业甚至现代农业全面实现之前,首先面对的是农村社会改造、农村产业结构改造和农业剩余劳动力问题,而这正是农村信息化所要解决的核心问题。

从这一意义而言,农村信息化与农业信息化相比,更是当前最迫切和紧要的任务。各级政府应该对此有高度的认识和足够的重视,把农村信息化提到日常工作日程。做到有远景,有规划,有政策,有措施,有检查,有监督。相当一级的政府在立法上也需要予以支持。

人类的传统社会走过了分散的农业时代,集中的工业时代,在从工业时代向信息时代的过渡中,人类又从集中走向分散。这是因为信息手段的高度发展,已使得人们没有集中的必要。面对当前经济全球化的趋势,面对我国目前出现的大量商品生产过剩现象,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问题已迫使人们把目光从城市重新转向农村。在通过信息革命的成果使得相当一部分农村成为交通方便,通迅发达,环境优美的新兴社区,从而吸引人才,吸引资金,促进社会转型,已经不是人们的幻想,而是可以实现的现实。

就此次调查所得到农户的反馈而言,农户所要求的农产品和农资市场行情问题,农业科技问题,劳动力市场用工招聘问题,通过现在已经形成的各级电视网和农村电信与邮政系统都可以解决,但必须动用相当的人力财力智力建立企业型的组织机构。这些组织机构形成信息网络的前端和终端,可以解决相当一部份农村劳动力的转移问题,同时又给城市里的企业提供投资机会。新建的信息网络所带来的大量工业、商业、金融、文体等广泛的信息又给居住于农村地区的广大消费者带来新的观念,就地提供新的第三产业就业机会,最后引致新的更高层次的经济循环。

新的信息组织的形成建立运行过程,需要农村居民、城市居民和企业的积极参与,必然也需要各级地方政府在政策立法方面的扶持。例如此次调查中发现的一个很具体的问题,就需要有关政府立法保护,这就是农村有线电视网和电话网的电杆基脚问题。一些边远地区的农村,因为距离长,基脚多,通过农田用地被索高价,致使有关部门无发承受高成本而长期搁置,当事农户为此呼声强烈。而这件事是可以通过立法加以解决的。  

投资对农村信息化的推动

农村信息化离不开大量投资,到目前为止,各级政府和农民已经为信息基础设施投入了大量的资金。但这仅仅是一个开头,后续的投资更加纷繁,更加多彩,需要更多的外部参与。这些投资主要是建立各级信息组织,开展商业活动。因此可以吸引城市里企业的资金,省外资金和外资参与。特别是在目前中央提出的西部大开发号召之下,农村信息化应该作为一项非常重要的引资内容来进行。建议省政府选择基础条件较好的农村地区,先行进行农村信息化试点,然后总结经验,全面推开。

农村信息化投资活动更离不开政策和立法的支持,首先是许多过去不适应农村信息化的旧立法和旧政策应该予以清理和废除,同时许多促进和支持农村信息化的新政策和新立法应该解放思想,大胆建立。通过政策和立法来调动和保护多方面的积极性,达到促进四川农村全面信息化,实现跨越式发展的目的。